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儿童频受伤害社会需要检讨
·“读书无用论”是个伪命题
·15岁男孩考入名校本硕博连读
·“95”后新生的大学梦
·新鲜第一天
·乡村医生养老待遇不得低于低保
·央视《开学第一课》开播
·南京《小学生生活手册》出炉
·小学生“减负令”知多少
·养老服务业突围
·武汉贫困儿童上幼儿园可申请补助
·教师性侵未成年人从重处罚
·中国式幼升小
·家长和孩子的手机大战
·“我不要!”
留守儿童暑期心声:快点开学.jpg
他们用扁担挑起“空心”农村.jpg
·甘建华:母爱絮语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老师38年坚守山区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为人师长
http://www.youth.cn   2013-09-03 14:53: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1日,是孩子们开学的日子,地处偏远山区的铅山县湖坊乡横塘小学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说是横塘小学,其实这里只是个教学点,属铅山县湖坊镇边远山区,与弋阳县、贵溪市比邻,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通往外界。38年前,王克忠就开始在横塘小学任教。2006年,横塘小学撤为教学点,仅剩一二年级的学生,王克忠也成了教学点唯一的老师。

  王克忠护送孩子上学

  坚守山区教学点38年不动摇

  “小心点,注意安全”。记者见到王克忠时,他正满头大汗地领着几个孩子往教室赶路。王克忠今年57岁,他个子不高,却有一双笑眯眯的眼睛。38年来,他拉扯着无数个孩子的手,踩着泥泞的山路,守着那所山村小学。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既温暖又高大,山里的孩子懂事、山区的百姓重情,所以我在横塘小学一呆就是38年。我教过的学生都有3代人了,现在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他们的爸爸、爷爷都是我的学生。”王克忠自豪地告诉记者。

  虽说只有一个老师8个娃,但课堂上一切都很正规。教学点虽然简陋,但每天6节正课两节自习,全部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所设,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只要是开了课程的,王克忠全都教。由于当时没有修建公路,学校周边都是羊肠小道,定期接送学生成了该校老师的传统。

  “以前通往教学点的路没有通汽车,学校所需的教学用品以及日常用品全靠人力用肩挑上去。去年,这里新修了一条公路,大家出行才方便了很多。”王克忠告诉记者,如今的教学点是占用村委会两个房间设置的,三年前,横塘小学还在更远的大山深处。

  王克忠的学生汪春仙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85年5月的一天,正读三年级的自己突发高烧,王老师背着她,走了10多公里山路,送到了乡医院及时得到了救治。

  为承载山区教育梦,多次拒绝调离

  1975年,王克忠成了横塘小学的民办教师,第二年担任横塘小学负责人。1977年,他考取了上饶师范学校铅山分校,脱产学习。

  原本他可以在县城工作,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不理解的举动,他主动申请回家乡横塘小学当“赤脚”教师。如今,回忆起当初的决定,王克忠告诉记者:“我记得回县城那天,横塘的乡亲们个个端着水酒来敬我,诚挚地要求我留下来。那场面令我终身难忘,我是个重感情的人,于是决定铁了心不走了!”说起当年的抉择,王克忠没有一丝后悔。

  1980年,王克忠转为正式老师。当时横塘小学山高人稀,条件十分艰苦,但高峰时期也有学生240人,教师12名。好几任中心小学校长要把王克忠调到中心小学或交通便利的学校,王克忠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他说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他要实现山区孩子都能接受教育的梦想。

  但随着横塘村村民不断外迁,学生也越来越少。2006年,湖坊中心小学上报县教育局准备撤掉横塘小学。横塘村群众得知消息,成群地来到中心小学,再三请求保留横塘小学。最后,横塘小学撤为教学点,仅剩一二年级学生,留下王克忠和一名代课教师。不到两个月,代课老师嫌工资太低,外出打工去了,结果王克忠就成了教学点里唯一的老师。

  “王老师这38年不容易,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但他每天都在微笑。”铅山县教育系统的一位老师这样评价他。据了解,王老师是小教高级老师,曾被评为上饶市优秀教师,两次获得铅山县教育局表彰。

  把青春年华献给教育事业,他无怨无悔

  1999年,王老师的妻子患了神经衰弱官能综合征,不但做不了家务,一年光医药费就要近万元。2000年,年过八旬的老母又双目失明,家中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王克忠身上。

  尽管家中经济拮据,可学生家庭有困难,王克忠还是尽其所能地帮助。有一年开学时,王克忠见班上的王丹姐妹没来上学,放学后便去家访。王丹父亲一个劲地说没钱,最后竟说:“要不你借钱给我?我给你写借条。”王克忠满口答应下来。如今,像这样的欠条,王克忠还保留着七八张,“我不要他们还钱,只希望他们也能将爱心延续下去。”王克忠说。

  如今,王克忠每天5时起床,烧饭、洗衣服。6时30分,部分学生在家长的护送下来到王克忠家,王克忠安顿好妻母后,自己用一根棍子,前面吊着学生的饭盒,后面挂着学生的书包,带着他们排队上学。7时许,王克忠到校与当地家长交接好学生,8时正式上课。15时40分放学后,王克忠又带着部分学生回家,之后开始田地间劳作、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吃完晚饭后,王克忠开始改作业、备课。这就是王克忠的一天,周而复始,每天如此。

  38年来,王克忠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教育事业。他在日记里写道:“猛回首,园丁卅八秋。功名富贵尘与土,自甘休。两鬓白,无所愁。惟愿花卉茂,丹心留。”信息日报 陈万民、记者王敏君摄影报道

 
 

编辑: 张逸群(实习生) 来源: 大江网
 
http://www.youth.cn/wrzn/wrsz/201309/t20130903_3816679.htm
老师38年坚守山区教学
gb2312
相关资讯
· 10岁娃遭补习班"老师"掌掴 多处青紫
· 小学180名新生11对双胞胎
· 老师“妈妈”:给孩子更大的舞台
· 开学忙送礼应不应该?
· 专制型教育或让男孩娘娘腔
· 15岁男孩考入名校本硕博连读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