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养老服务业突围
·武汉贫困儿童上幼儿园可申请补助
·教师性侵未成年人从重处罚
·中国式幼升小
·家长和孩子的手机大战
·“我不要!”
·贵阳乌当金秋助学
·教育始于家庭
·上海八旬老人十月可免费公证遗嘱
·13岁“神童”上清华
·婴儿游泳行业标准有望出台
·山西临汾6岁男童被骗致双眼被挖
·父亲去世捐器官救3人 其子还在等肾源
·“95后”能否轻履上大学
·芭蕾舞者生活场景精致起舞
“闹钟爸爸”舐犊情深.jpg
W020130814595557751242.jpg
read_image.jpg
·甘建华:母爱絮语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中国式幼升小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最新关注
http://www.youth.cn   2013-08-31 07:00: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幼升小”指的是幼儿园或学龄前儿童升入小学。近年来,随着“小升初”升学方式的多元化、学籍制度管理的强化,“幼升小”变得十分重要,在许多家长眼中,“幼升小”已成为进入好中学、好大学的跳板,甚至决定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各显神通,找“条子”、花“票子”、托“关系”、买“房子”的情景剧年年上演。前不久,还曝出了有家长为孩子进入好学校请客吃饭最后醉死的悲剧。种种情景,令人忧思。


(资料图片)

 

  拼房时代:“想不爱你不容易”

  在中国,多数家长都有“孟母情结”,为子女教育不惜举家搬迁。为获上名校的名额或接送孩子方便,“学区房”成了被家长热捧的“香饽饽”,而“学区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据报道,在北京实验二小附近,一处13平米的平房要价270万元,每平方米均价达20万元。与此同时,学校附近房子的租金也一路“高歌猛进”。

  “孩子快明年上小学了,跪求海淀性价比高的学区房,二手房、平房也可考虑”、“可推荐低价望京学区房者,成交后必有重谢”、“大兴黄村片村哪个楼盘要引进名校,了解的‘亲们’麻烦‘吱一声’”……记者在多个关于学区房的论坛里,都看到了这样的信息。

  交流中,北京的一位母亲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一家和学区房的故事。这位母亲名叫李菲,今年36岁,女儿元元(化名)今年6岁,九月份开始上小学。

  从元元4岁开始,全家就为上小学发愁。“我想,小学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必须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李菲告诉记者,为此,家里开了一个月的“家庭会议”,商议之下,最终决定买“学区房”作为女儿进入学校的敲门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说,把所有储蓄都拿出来资助她们买房。

  最终,她们确定了几套看房“方案”:此后两年,李菲和老公经常穿梭于学校附近的中介,周末也要开车去朝阳、海淀看房。但一直没找到满意的,房子不是名额已被占用,就是太旧,要不就是价钱太高,“有的房子破得都快塌了,一开口就是三百万。”李菲说,两年下来,她和丈夫疲惫地奔波在找房看房的路上,每次回来都觉得自己好渺小。

  期间她们也想过花钱“择校”,但一打听,就是个“无底洞”,能看上眼的学校可以要到50万以上,“水太深了”。

  皇天不负苦心人,今年年初,终于在官园看中了一套不到50平米的房子,房子是九十年代的,但好在价格不算太高,周边设施也不错。经过了一周的讨价还价,借钱贷款,最终以260万成交。

  “我们把现在住的房子做了抵押贷款,加上两家老人的积蓄,又通过其他途径借了几十万,勉勉强强是够了。这是年初的价,现在买还不止这些呢。”李菲说,为此,他们每月要拿出几千到一万块钱还款,“一夜回到解放前”,李菲苦笑着,但她和丈夫都认为“值了”,因为女儿今年如愿以偿地进入小学。

  9月初,元元就要上学了,记者问元元:“喜欢新学校吗?”元元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说“喜欢”。孩子或许长大了才会懂,她“喜欢”的背后家长所付出的艰辛。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嘴上说着买“学区房”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买“学区房”依然是许多家长的首选。

  与李菲相比,周毅波一家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接送在育民小学的儿子方便,周毅波只得把通州三居室的房子出租,一家三口在西便门附近租了一套55平米的一室一厅,月租金4000元。

  “搬过来一个月才刚习惯,以前住着100平米的房子,一下子少了一半,觉得‘憋屈’。”期间他们还遭遇了房东涨价,“本来说好了3900,第二天签约就要涨到4300。”最后周毅波和妻子连求带劝,外加请房东吃饭,4000成交,但前提是一年一付,押金两个月房租。

  “这就不错了,听说有人还是半年签一次合同呢,涨价方便。”周毅波说,以前我不懂,现在发现像我这种情况的太多了,住这个楼的就有好几家。

  “看形势,孩子上到初中我们都要租房。”晚上,望着窗外,周毅波时常想到自己那个宽敞的家。

  【专家点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择校虽难还要择”、“学区房贵还要买”,这些现象都是“中国式幼升小”中的不同侧面。一方面,是优质资源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此趋之若鹜;另一方面,是人们无法接受教育失败的心理压力。

  由于社会阶层流动性不足,使大众无法避免地对教育抱以最高甚至是唯一的希望,期待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于是直接将本来属于社会化的成人化竞争面直接扩展到中小学,甚至更小的孩子身上。

  【网友“神”评】

  网友“奶茶心情”:“上有老,小有小,中间有工作,旁边还有学区房,我的儿,你娘可真累!”

  网友“曼谷大象88”:“看着无数个‘零’的学区房价钱,孩子惊呆了,孩子他爹惊呆了,整个社会也惊呆了……”

  网友“二傻子ai”:“好的学校周围的房价越来越贵,难道最后就只有有钱人才能读得起吗?”


  衔接班:“我可以忍受别人否定我,但不能忍受否定我的孩子”

  “您的暑假余额不足10天,请及时充值。”看到这条微博,你想到了什么?暑假作业没做完?又要开始“起早贪黑”了?……对于家有新生的家长们,他们想到的是:孩子能适应小学生活吗?上课做得住吗?孩子还没入校,紧张情绪就已在家里蔓延。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个新的开始。而为帮孩子尽快适应,“幼小衔接班”应运而生。“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家长,但为了不让孩子刚开始上学就比别的孩子差,许多家长都忍不住给孩子报了“衔接班”、“暑假冲刺班”、甚至还有“奥数班”等,有的孩子一个暑假最多学7个班!而培训费用也是从千元到近万元不等。

  上个月,在一个“幼升小”家长的QQ群中,南京的一位母亲朱婷称,自己的儿子明年才上小学,但这个暑假,她就给儿子报了长期衔接班,包括数学、拼音、写字等几项,不到一年的时间费用达一万多元。“虽然花费不小,但就当给孩子‘启蒙’吧,听说最贵的课程一堂课就要几百块呢!”朱婷说。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择校’,为了不落后他人,我们拼音、数学提前学……。。”总结起来,家长的担心成了衔接班火热主要的原因。

  “我可以忍受别人否定我,但不能忍受否定我的孩子。” 朱婷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儿子出生时,她和老公都决定,不让孩子那么累,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但今年4月的一件事,她们改变了想法:4月的一天,她去幼儿园接儿子,儿子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嘟着嘴、沉着脸,一路上一句话不说。回到家里,朱婷和老公问儿子怎么了,他就是不说。直到老公说“明天去班上问问老师”,儿子竟“哇”得一声哭了起来:“我是最差的,老师也不喜欢我了。”把夫妻两个惊呆了。

  原来,儿子幼儿园一直在教拼音、数学这类课程,但班上的大部分孩子都上过衔接班,早有基础,学起来也轻松,儿子第一次接触,自然不能比,今天做了个测验,结果儿子是班上分数最低的,他当然觉得没面子。

  “孩子这么小,都有‘危机意识’,家长却没意识到,我心里酸酸的。” 朱婷说,那晚,她和老公几乎一夜未眠,她们在反思:本来想让他不要那么早背上课业的束缚,但现在这样一看,不得不改变了。

  “我们作为父母,是不是太不合格了?”朱婷想,“还是学点吧,多少会有点帮助。”

  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拨打了朱婷儿子所在培训机构的电话,被告知今年的衔接班只有写字班和9月份开始的“中大班”课程还有少数名额。拼音班、英语班、思维训练班早就满了。

  而且所谓“中大班”上课时间基本都在工作日上午,这就意味着孩子要从幼儿园请假来上课。

  “另外,我们还有针对各种‘名校’面试的‘强化班’和入学前那个暑假的‘暑期冲刺班’和‘小奥数班’,不过现在还不开班,您到时可以再咨询。”这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衔接班”也让一些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赵瑜的女儿涵涵(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涵涵今年9月在南京读一年级,这个暑假,赵瑜给她报了个“思维训练冲刺班”,学费6000,但上了不到半个月,涵涵就开始上课不听讲、放学不写作业了,甚至不愿意去培训班。

  为此,赵瑜劝过、骂过、吓唬过,还请假陪着女儿去,但小姑娘就是“死活不从”。

  “学了半个月,不但学出了情绪,思维上好像也没起什么作用。”赵瑜非常着急,有一次,赵瑜拿一道练习题问女儿:“油和白开水放在一个杯子里,哪个会在上面?为什么?”涵涵说是油在上面,理由是“油是一个字,小的在上面,白开水是三个字,大的在下面。”让赵瑜听了很是无语:“难道这就是思维训练的成果吗?”

  对此,南京某小学一位一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对于“衔接班”,不应盲目跟风,是否需要上应因人而异。并且无论是从事衔接培训的教师,还是接受衔接培训的学生及其家长,都应有正确的心态,培训重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是简单的教授知识和预习课本内容。

  【专家点评】

  赵雨林:当今社会,很多培训机构经营者是看到了商机,“幼小衔接”的概念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很多在教育逻辑上是有严重问题,所以很多提法属于伪概念。但家长在缺乏基本教育常识和指导下,在培训机构的华丽的说辞和包装下,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巨大压力下,尤其是学校的老师也或明或暗地组织这些辅导下,家长对于这些做法基本没有免疫力。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姜辉丽:不但“幼升小”不应该上衔接班,就是初中高中也不应该上。现实中,有过太多不尊重教育规律的反面例子了。从家长的心态来看,一方面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以为上了好学校,问题都会解决,而现实并非如此,这种从众心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更多问题。

  【网友“神”评】

  网友“秋风秋雨秋煞人”:“上小学有多难,家长彻夜排队睡路边;上个小学有多累,小孩公交写作业。”

  网友“你的心”:“看到一个个忙着补习的幼儿园小孩,感叹自己‘年轻’时都荒废了;看到一份份丰富的小学生简历,才明白,自己幼儿园都没毕业。”


 
 

编辑: 张逸群(实习生) 来源: 新华网
 
http://www.youth.cn/wrzn/zxgz/201308/t20130831_3802396.htm
中国式幼升小
gb2312
相关资讯
· “95后”能否轻履上大学
· “甜蜜”负担
· 蹦床游戏摔残疾家长也需担责任
· 加拿大华人家长抢租学区房
· 留学期间孩子为何频“失踪”
· 家长是否该送新生报到?
· 开学第一课教孩子什么?
· 开学忙送礼应不应该?
· 家长和孩子的手机大战
· 13岁少年拦路抢劫 家长蹲点擒获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