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男子自称"副部长之子"诈骗煤老板千万元
·高中生因父母心中郁闷杀死班主任妻子
·一家三口劝架反遭追打 女儿被砍
·济南招行"拼爹门":关系名单被证属实
·女子炫公安男友 三亚警方:正在调查
·男子自造14支枪杀死患病父母
·父亲因12岁女儿偷800元钱将其当街捆打
·鹩哥被教坏爆国骂"关禁闭"学文明语
·女子地铁遭色狼"咸猪手"公布照片声讨
·真正"冷血无情"并非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男子假冒公务员与数个女孩谈恋爱
·母亲为女儿择婿定10条标准 吓坏网友
·“笑评民工冻死”根因还是缺乏尊重
·1男1女和1婴儿横穿沪宁高速 当场身亡
·上非诚勿扰副乡长拒多名白领
U020120415591945911089.jpg
六个子女赡养不起一个父亲?.jpg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朱克波:红苹果·红手印
心存敬畏,是最好的孝道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最新关注
http://www.youth.cn   2011-12-21 08:45: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二十四孝”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影响深远。(资料照片)

  除了正面的灌输,古代对不孝者也有严厉的惩罚,不像现在只是道德谴责。在古代,“忤逆”是一项罪行,而且是重罪,不孝顺父母者、尤其是对母亲有不孝行为的,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子女“忤逆”,子女会受到最严厉的刑罚惩处

  关山远

  关于“孝”的话题,最近很热,一是深圳一公务员殴打父亲辱骂母亲,引发一片鞭挞之声,最终以一幕苦情戏收场:父母原谅了跪地痛哭的儿子;二是某学会的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计划开展“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据称该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孝子——也引发一片争议:孝子能批量生产吗?

  两件事搁在一起,有点儿逻辑关系:因为前一件事说明了当今孝子比较匮乏或者说不孝行为不少,所以需要后一件事所表明的大量培养孝子。但孝子是这样培养的吗?

  正面的灌输与负面的惩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核心,既有理论的强调,又有典型的教育,还有法律的约束……孝的教育,可谓罗致周密。

  从孝道理论来讲,孔子起了相当作用,他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道德典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孝子。历史上最早的著名孝子应该是舜了,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很机智,手持两个斗笠跳下来,两个斗笠起了降落伞的作用,史上最早空降兵舜逃过一劫;后来,舜又被家里人逼着当了一回工兵——他在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这有些像西方童话故事,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忍受折磨,甚至要一次次直对杀身之祸。跟西方童话例如《灰姑娘》中继母两个女儿被削足的悲惨下场不同的是,东方童话的结尾往往是皆大欢喜,孝心惊天动地,以德服人,在舜的故事中,他依然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完美的结果终于来了: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在中国的古籍中,充斥着类似的孝道故事,甚至还有一本书叫做《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即著名的“二十四孝”,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组成的故事集,虽然多是一些超现实主义的传奇,但依然成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影响深远。

  除了正面的灌输,古代对不孝者也有严厉的惩罚,不像现在只是道德谴责。在古代,“忤逆”是一项罪行,而且是重罪,不孝顺父母者、尤其是对母亲有不孝行为的,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子女“忤逆”,子女会受到最严厉的刑罚惩处。此外,还会株连县官与县教育局长,同时,县衙门的鼓楼要被截角,因为县里出了逆子,是一县老百姓的耻辱。要等今后县里出了孝子,申报朝廷获得旌报,方能将被截的鼓楼角恢复——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古时忤逆大案少而传奇孝子多,因为孝子数量是大小官员们都追求的政绩。

  丁忧与夺情忠与孝的矛盾

  除了个别重口味者,古代君主对朝臣的个人品德极为重视,朝臣的个人品德,重点就是“孝”。汉朝选拔官员,还有“举孝廉”之举,没有口才、没有文笔,也没有背景,没关系,只要你是孝子,就可以在大汉朝为官——其中逻辑就是:孝敬父母者,自然对老百姓好,当然,更重要的,也会孝敬自己的皇帝。

  孝同时体现在父母健在与过世,古时官员孝道的一大硬指标就是所谓“丁忧”——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也就是回籍守丧。

  今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制度——两个官员在拼命竞争时,一方突然像“我们都是木头人”中的那个木头人,被施了定身法,眼睁睁地原地不动27个月。所以,对那些孜孜以求的官员们来说,父母是否长寿,也是一种运气了。  

  与“丁忧”相对的是“夺情”——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简而言之,忠孝不能两全,忠排在前。

  古代最著名的夺情故事,发生在明代张居正身上,引发了一场政坛风云。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张文明病死。按照祖制,张居正必须回老家江陵服丧,期满后才可回京继续做他的首辅——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位置。但是张居正怎么舍得走啊,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刚登顶巅峰,正顾盼自雄要做一番大事,离开三年,再回来京城早就是另一番格局了,不能走,不能走。但祖制在上,又怎么能不走呢?

  张居正有办法,“夺情”,这话他不能说,只能暗示别人说。他找到了同党、大宦官冯保出面挽留。冯保传中旨,命吏部尚书张瀚奉诏留张居正。张居正本人也一再要张瀚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出面留他——吏部尚书,管干部的,提这个建议挺适合,然而张瀚却是个角色,始终不为张居正所动。张瀚的下级户部侍郎李幼滋想要讨好张居正,“首倡夺情”之议。内阁大臣吕调阳、张四维首先附和,并引前朝事例,请张居正夺情视事。御史曾士楚、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亦上疏请留,自此,“和者相继”。

  但是明朝就是那么一个党争甚烈的时代,擅长揣摩上峰意图的人很多,不愿看领导脸色行事的大臣也有的是,当年十月十八日,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上书疏劾,说张居正夺情是违背“万古纲常”。第二天,检讨赵用贤上书,认为不能援前朝故事为张居正夺情制造根据。十月二十日,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联名上书,弹劾张居正夺情是“贪位忘亲”——这四个字相当狠辣,然而精确,张居正大怒,十月二十二日廷杖吴中行、赵用贤各六十,艾穆、沈思孝各八十。这四人都被打得气息奄奄,不成人形,旁人都不敢多看一眼。

  打屁股仍然不能阻止大臣提意见,于是接着被打屁股。这其实是张居正与对手们的一场斗争,他想找理由留下来,对方想找理由让他消失。闹到最后,皇帝亲自出面,说张居正“亲承先帝付托,辅朕冲幼”,“朕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命张居正在官守制,“夺情”风波才算平息了下来。直到次年三月,张居正才归家葬父。朝廷内外对“夺情”一事议论纷纷,反对张居正者抨击他是“贪位忘亲”,置“万古纲常”于不顾。张居正虽成功“夺情”,仍旧独执大权,但这件事也成为他死后被论罪抄家的祸根。

  私德与其作为,其实并无必然联系,但往往被强行挂钩。所以,在古代官场上,“孝”还真的被当做一件武器,杀伤力惊人,就是君主帝王,也要受制于它。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后废帝刘昱性情残暴,有一次他母亲王皇后赐给他带有玉柄的羽毛扇,刘昱嫌扇子的玉柄太粗糙不华丽,因此就想害死母亲,命令太医去煮毒药,不过他的手下还是比较理智,赶紧劝他:“若行此事,官家便做孝子。”意思是说,老大你要是真的把太后毒死了,那您就要做“孝子”为母亲守孝了,怎能继续到处去游乐?刘昱一听有道理,于是罢手。

  心存敬畏,是最好的孝道教育

  按某学会的宏伟蓝图,孝子能够大规模批量生产吗?

  父母与孩子的真挚情感,从来都能够直抵灵魂深处,产生巨大震撼。在节奏加快、大家庭瓦解、传统乡土社会与道德观念分崩离析的今天,一个孝字更凸显了其弥足珍贵,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社会既缺乏适应这个时代的孝德教育,又缺乏对不孝行为的束缚,甚至连褒扬与谴责的舆论场也已有些式微。

  佛教故事里有一个“忤逆不孝来生变猪”的传说: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邯郸有个不孝子侯二,待人极为刻薄,吝啬异常,一天因为母亲施舍乞丐而拳打老母。侯二的忤逆不孝,很快就得到了报应。不久以后,他遍体生了很多一颗一颗的毒疮,脓血淋漓,痛痒交加,痛的时候痛切心肺,痒的时候痒入骨髓,终日呻吟呼号,有如置身活地狱一般。虽经名医诊治,投以清火解毒的药剂,可是侯二吃了很多苦水,病势不见减轻,日益加重,病了一个多月,竟全身溃烂而死。死后托梦给儿子:“我生前因为对你祖母忤逆不孝,昨经阎罗王审判,说我罪大恶极,要罚我投猪。我犯了忤逆不孝的罪行,现已后悔莫及,希望你要好好的孝顺母亲,更应孝顺你年老祖母,不要蹈我覆辙。明天早晨京师宣武门张姓屠夫家中,有一只大母猪,就要生产小猪。其中最瘦的一只,那就是我,你速到张家去赎回,救救你的父亲。”他儿子第二天果然在张屠夫家找到了一头小瘦猪,于是便把这故事广泛传播,让世人知道不孝的悲惨下场。

  古人知识面远不如今人,但他们因此产生的敬畏感,今人感觉愚昧的一面之外,或可视为道德警示。这类故事或可让古人为之悚然,而今人只是付之一笑。追逐金钱权利,蔑视金钱权利之外的所有一切,谈何孝子培养?

  现在社会不需要荒诞的“割股救母”、“彩衣娱亲”,但更不需要殴打辱骂父母之辈。希望有更多更有效的孝道教育,但不要沦为一场新的敛财游戏。

 
 

编辑: Sanming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资讯
· 唐伟:“搂父睡觉”演绎孝道
· 办案说孝道:让老人笑到最后
· 周菊英:打工路上的“孝道”
· 村民理事会弘扬孝道十年不辍
· 媒体人龙运灿吁重建孝道伦理
· “亲情笔会”——孝道入我心
· 退休老人陈国友:孝道传播者
· 国人展开群体性“行孝道”之旅
· 恭敬且和颜悦色是孝道的核心
· 八十篇亲情散文呼唤孝道回归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