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男子自称"副部长之子"诈骗煤老板千万元
·高中生因父母心中郁闷杀死班主任妻子
·一家三口劝架反遭追打 女儿被砍
·济南招行"拼爹门":关系名单被证属实
·女子炫公安男友 三亚警方:正在调查
·男子自造14支枪杀死患病父母
·父亲因12岁女儿偷800元钱将其当街捆打
·鹩哥被教坏爆国骂"关禁闭"学文明语
·女子地铁遭色狼"咸猪手"公布照片声讨
·真正"冷血无情"并非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男子假冒公务员与数个女孩谈恋爱
·母亲为女儿择婿定10条标准 吓坏网友
·“笑评民工冻死”根因还是缺乏尊重
·1男1女和1婴儿横穿沪宁高速 当场身亡
·上非诚勿扰副乡长拒多名白领
U020120415591945911089.jpg
六个子女赡养不起一个父亲?.jpg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朱克波:红苹果·红手印
优秀母亲薄姬“育”出“文景之治”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为人父母
http://www.youth.cn   2011-04-06 16:01:58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位于新安县城西北3公里金斗山上的薄姬庙。

  在我市新安、孟津、偃师、伊川及周边的汝州等地,有不少以薄姬、高后等为名的庙宇或地方,如薄姬庙、高后庙、薄姬岭等。薄姬是谁?人们为何要建庙供奉她?昨日在新安县召开的薄姬庙历史文化座谈会,为人们揭开了谜底。

  据洛阳河洛学暨民族圣地研究会副会长孟庆德介绍,薄姬庙里供奉的薄姬,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原是项羽的部将魏豹的妻子,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

  公元前202年,薄姬生下了皇子刘恒,但她在宫中很不受宠。刘恒8岁时被立为代王,赴代地就王位时,薄姬同行。因远离京都,薄姬和儿子得以避开吕后之祸保全性命。她精心抚育刘恒,刘恒后来继位,成为汉文帝。

  汉文帝执行了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后世将这一时期与其子景帝执政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

  刘恒对母亲非常孝顺。相传薄姬卧病三年,刘恒衣不解带,在床前侍奉了三年,并亲尝汤药,尝过之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先于薄太后驾崩,驾崩前谆谆告诫皇后和太子,要好好侍奉自己的母亲。公元前157年,薄姬寿终正寝,葬于文帝陵附近,名曰“南陵”。

  薄姬崇奉道家无争无为的思想,践行儒家仁孝经典,为国人造就了一个宽厚仁慈、与世无争的慈母形象。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为巩固政权、维护统治,推行仁孝治国理念,退吕进薄,将吕后牌位从祖庙中迁出,把薄后晋升为高皇后,奉上神坛。此后2000多年间,全国各地广建薄姬庙、高后庙等,以供奉薄姬这位伟大的母亲。

  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汉光武帝通过创立薄姬庙,践行薄姬的仁孝思想,建立和完善东汉的礼仪制度,用孝道去规范社会行为,调节人际关系,从根本上稳定了人心,凝聚了社会,从而开创和确立了东汉200年的基业。

  后来,这种仁孝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融入了国民的灵魂和血液,积淀和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五四”以来,孝道文化逐渐衰微,带来了社会道德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弘扬薄姬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家还认为,薄姬教育出两个好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进而影响了西汉、东汉一群皇帝,直接促成了“文景之治”太平盛世的形成。

  与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母亲相比,薄姬毫不逊色,堪称中国母亲的杰出代表。因此,专家们建议我市积极争取“中国母亲节”在洛举办,通过宣传和倡导薄姬文化,进一步丰富河洛文化内涵,提高洛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和谐洛阳。

 
 

编辑: Sanming 来源: 洛阳晚报
 
相关资讯
· 母亲为女儿择婿定10条标准 吓坏网友
· 87岁老母亲照看残疾儿子57年
· 母亲给女儿做30斤香肠当嫁妆感动网友
· 母亲家中遇害 男童拨120施救
· 日22岁母亲似小学生 被称"天山童姥"
· 母亲卖面救子 爱心市民组团吃面留千元
· 亲生女打工还债 供脑瘫养女上大学
· 小伙推母亲3个月步行3千公里
· 无人照顾骨折老母亲 5子女闹上法庭
· 母亲打死3岁儿子后埋尸山林获刑10年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