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时好时恶 健康不能大意

http://www.youth.cn  2014-03-23 15:20:59  中国青年网

▲ 只要有需要,赵慎之依然乐意站到话筒前“过过瘾”。

  文/ 许朋乐

  著名配音演员赵慎之老师今年九十岁了,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她独自住在南翔一家敬老院里。赵慎之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电影《望乡》中她所配音的阿崎婆在当年更是风靡全国。

  1 耄耋之年的矍铄

  大年三十那天,尽管牙疼得厉害,我还是去看望了她;因为我答应过去探望她,我不能让老人失望。赵老师的房间宽敞明亮,也很温馨,墙上挂着字画,桌上摆着鲜花,置身其中,感觉不到一丁点孤寂落寞的气息。我不由想起,有人曾告诉我,在那些美丑混淆的岁月里,喜欢种花养草的赵老师被套上“小资情调”而受一些人讥贬,但她依然故我,一直保持着这种情调。也许,正是这种情调的浸润和滋养,已入耄耋之年的赵老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看上去依然很年轻,她的目光和思维,乃至那清晰的话语、真诚的笑容,似乎都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有所改变;而茶几上放着的书报和各色零食点心,也在默默地诉说着老人丰富的生活和特有的情趣。

  赵老师把我们当成了客人,冲了咖啡还沏茶,不停地招呼我们尝这个吃那个,随意地和我们聊着天。赵老师的话匣子里装着的全是译制片,一打开就是那些让她魂牵梦萦的事。她怀念老厂长陈叙一对她的培养和指点,忘不了刚从事配音时,老厂长循循善诱,叮嘱她对角色要“亦步亦趋,紧随不舍”,让她受益终身;她也忘不了自己年轻时因为瘦弱被老厂长昵称为“老太婆”的趣事,自己因此与外国片中的老太太结下不解之缘;她回忆和李梓老师共事的岁月,忘不了在一起切磋研讨剧本、揣摩分析角色、斟酌修改台词和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刻。想到这些与自己一起栉风沐雨的老同事老战友一个个离去,她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不住地告诉我:“老的,现在就剩我和苏秀了。”她感激那些一直关心她的影迷,讲起他们对她的呵护和照顾,她的脸上漾起欣慰和满足,摇着头说:“其实,我也没做过什么。”谈到译制片的前景、译制厂的未来,她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流露出担心和忧虑,一个劲地问我:“将来怎么办?”听着老人的话语,我的心头弥漫着对她、对那些创造过译制片辉煌的老一辈电影人的深深敬意。

  2 创作经典的高手

  我和赵老师、译制片厂有着特殊的缘分,2005年开始,我曾在译制厂当了近五年的厂长,我和这些老同志有过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每次和他们相聚、交谈,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译制片的钟情和痴迷,触摸到他们追求艺术和注重品位的那颗火热的心。这是一批值得我们敬重的艺术家。尽管他们的身影也从来没出现在银幕上,但他们用声音塑造的角色,许许多多成了中国电影画廊中的经典和荣耀,深得观众喜爱。

  赵老师是创造经典的高手,从1951年脱下军装、告别舞台,来到上影从事配音,她在录音棚里干了半个世纪,相继为《红与黑》《广岛之恋》《尼罗河惨案》《望乡》等三百多部影片配了音,创造了众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尤其是《望乡》中的阿崎婆,一个受尽折磨和蹂躏而不屈抗争的日本妓女,借助于汉语的神奇魅力而风靡全国。赵老师倾心塑造的阿崎婆饱经风霜、浸淫着孤独辛酸的声音、嘶哑悲苍的哭喊,成为无数观众难以搁置的记忆。这位1943年就走上话剧舞台的老演员,完全有能力有机会书写另一种色彩斑斓的人生;我还想,作为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她完全有资格享有一官半职,过着品茗看戏的悠闲生活;但赵老师义无反顾地将青春和一生献给配音艺术,把自己的才情、激情和真情都融入那些她用声音承载的角色上。数十年,她起早摸黑地泡在录音棚里,用心灵去寻找角色的命运,用声音去塑造人物的形象,沉浸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那时她最想做的是能有那么几天美美地睡上一觉,悠闲地到处转转。

  3 乐观豁达的心态

  年届六旬退休离岗时,赵老师突然觉得这一天来得太快了,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一向“没心没肺”的她伤心地哭了。她无法割舍对艺术的追求、对事业的眷恋,也不愿离开她深爱的充满真诚和友情的创作群体。她说,她在这个群体里生活了几十年,彼此间融洽和谐、以诚相待,有时为了角色为了戏,大伙会争会吵,那种互相能敞开心扉的创作氛围、毫无嫉妒的人际关系,令她赞叹不已,回味无穷。正是这样的人文环境铸就了译制片曾经的辉煌,助推了她的成长和成熟。时至今日,赵老师依然牵挂这个群体,只要有需要,她依然乐意站到话筒前“过过瘾”。译制厂办活动,只要一个电话,她必定从南翔赶来参加。今年春节,厂里取消了坚持数年的离退休员工聚会,对此赵老师很有点意见,她再三对我说,这种聚会还得办,我们不图吃不图喝,就图老朋友老同事见个面道声安,所花费用我们AA制,老同志聚会一杯清茶唠唠家常又何尝不可呢?

  凭心说,对赵老师这样的艺术家,我们是亏欠的。他们创造了辉煌,却没享受到“高薪酬”的回报,我们真应该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赵老师“不领这份情”。她说:“我什么也不需要,我生活得很好,唯一的麻烦事就是看病。”有着北方人的豪爽和军人的坦诚的赵老师对敬老院的生活很满意很知足,挂在她嘴边的是环境的幽雅、设施的齐全和服务的周到,唯一让她感到不爽的是,作为离休干部,她看病必须到指定的市区医院,而从南翔到市区,对一个90岁老人来说,太难了。我想,没有丝毫的抱怨,这种乐观豁达的心态给了她健康和快乐。那么我们能否让她的生活少一点障碍多一些便利呢?告别赵老师后,我立即给集团离休办的有关同志打了电话,我想我们该去尽这份责,责无旁贷!然而,一个月后,当我在李梓老师的追思会上再次与赵老师相遇时,她一脸无奈地告诉我,看病的事解决不了。我无言以慰,只能在心底里默默为她祈祷,愿她永远健康快乐!

编辑:肖楠 来源:新民晚报

返回首页>>

http://www.youth.cn/wrzn/zxgz/201403/t20140324_4907473.htm
春风时好时恶 健康不能大意
gb2312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