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男子自称"副部长之子"诈骗煤老板千万元
·高中生因父母心中郁闷杀死班主任妻子
·一家三口劝架反遭追打 女儿被砍
·济南招行"拼爹门":关系名单被证属实
·女子炫公安男友 三亚警方:正在调查
·男子自造14支枪杀死患病父母
·父亲因12岁女儿偷800元钱将其当街捆打
·鹩哥被教坏爆国骂"关禁闭"学文明语
·女子地铁遭色狼"咸猪手"公布照片声讨
·真正"冷血无情"并非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男子假冒公务员与数个女孩谈恋爱
·母亲为女儿择婿定10条标准 吓坏网友
·“笑评民工冻死”根因还是缺乏尊重
·1男1女和1婴儿横穿沪宁高速 当场身亡
·上非诚勿扰副乡长拒多名白领
U020120415591945911089.jpg
六个子女赡养不起一个父亲?.jpg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朱克波:红苹果·红手印
笑脸与孝心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为人子女
http://www.youth.cn   2012-05-09 17:18: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杨星灿

  孙女参加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不是给自己买新衣,而是给我们老两口买了很多美食。她拉着老伴的手说:“奶奶,我发工资了,这些是孝敬您和爷爷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和老伴着实高兴了好些日子。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敬老人了。在我们感叹“岁月蹉跎催人老”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由此,我想到了中国人孝道中笑脸与孝心的关系。

  笑脸来自孝心。人有良心(即存在于内心的是非、善恶之认识),不能忘记舐犊之情。从“十月怀胎”到“牙牙学语”,父母对子女是百般呵护,无私奉献,甚至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体现了人间的大爱无疆。所以《忍经》说“父母之恩与天地等”。子女长大之后,应有一颗感恩之心,尽己所能回报父母。孔子的弟子中,有两个故事发人深省。一个故事是子路家贫,经常断炊,他自己到地里挖野菜吃,却到百里之外背米供奉父母,谓之“子路负米”;另一个故事是闵损(字子骞)有后母,对其百般虐待,用芦花为他做棉衣,拉车时因天寒抱不住车绳,父亲生气,用鞭子打破他的衣服,发现是芦花,要赶走后母,闵损以“母在一人寒,母去三子单”劝阻了父亲。至今,在闵损的家乡仍有“鞭打芦花处”,并立碑纪念,以警后人。这两个故事都是中华民族恪守孝道的典范。

  有人说,给父母一个笑脸,是极为普通而又最难做到的孝道。《论语》记载,有一次,子游等弟子向孔子问孝,在回答子游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子女孝顺父母不能仅仅满足于能够供养,如果不心存敬爱,那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人三岁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能不孝敬父母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必须心存孝敬,只有发自内心的孝敬才是真正的孝。在回答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好吃好喝的,年长的先用,这还不能真正称作孝,只有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才能叫做孝。对于“色难”,汉代郑玄解释为“和颜悦色是为难也”,意思是说给父母一个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就像《礼记·祭义》中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里所说的“婉容”,就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开心的笑容。“婉容”其实也是一种修行,每临大事有静气,不愠不怒,不急不躁,泰然处之。真正的孝来不得半点虚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这些都会反映到你的脸色上。那些老是跟父母发脾气,动不动就给父母脸色看,没有“婉容”的人,其所谓的孝心也就令人生疑了。

  侍奉父母要做到一时一事和颜悦色是很容易的,但要做到时时、事事和颜悦色却是很难的。人活在世上,难免有不顺心的事情,难免会将不顺心表现出来,也难免不被父母觉察到,所以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只有对父母心存孝敬,才能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持和颜悦色。

  人生有三种寄托,即肉体寄托、情感寄托和精神寄托。衣食住行为人生的肉体寄托,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生的情感寄托,知识、理想和信仰是人生的精神寄托。肉体寄托是物质基础,精神寄托是最高境界,情感寄托是连接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我和老伴已是古稀之人,我们现在所想得到的,不是物质上的索取,而是精神上的抚慰。儿女们工作都很忙,但愿能常回家看看,哪怕是打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或者递一个眼神,送一张笑脸,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编辑: 张三明 来源: 乌海日报
 
相关资讯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