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男子自称"副部长之子"诈骗煤老板千万元
·高中生因父母心中郁闷杀死班主任妻子
·一家三口劝架反遭追打 女儿被砍
·济南招行"拼爹门":关系名单被证属实
·女子炫公安男友 三亚警方:正在调查
·男子自造14支枪杀死患病父母
·父亲因12岁女儿偷800元钱将其当街捆打
·鹩哥被教坏爆国骂"关禁闭"学文明语
·女子地铁遭色狼"咸猪手"公布照片声讨
·真正"冷血无情"并非教授笑评民工冻死
·男子假冒公务员与数个女孩谈恋爱
·母亲为女儿择婿定10条标准 吓坏网友
·“笑评民工冻死”根因还是缺乏尊重
·1男1女和1婴儿横穿沪宁高速 当场身亡
·上非诚勿扰副乡长拒多名白领
U020120415591945911089.jpg
六个子女赡养不起一个父亲?.jpg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朱克波:红苹果·红手印
感恩节 尽孝父母当是起码的道德底线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为人子女
http://www.youth.cn   2010-11-25 15:13: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文/王钧春

  今年11月25日,是美国传统的感恩节。它源于1620年的一批欧洲移民乘船去美洲大陆,在遭遇严寒、饥饿、疾病乃至生命的威胁时,当地的印第安人不仅提供食宿,而且教会了他们的生存本领。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恩惠,就将每一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确定为感恩节。每到这一天,全国放假2天,家人要欢聚一堂,同时还要搞一些活动,当然吃火鸡是其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餐。

  近年来,很多中国人图热闹,也跟着老外过起了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也有的年轻人在感恩节这一天,向曾受惠过自己的人们发个短信,以表示谢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谁都会回答的问题:是谁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又是谁将自己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养育成人?既然是生我、养我的父母,那么在感恩节的这一天,每个做儿女的,是否首先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真诚的感谢话,起码也应该在心中默默地献上一句感恩之言!都说中国人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是不适用的,尤其是当今很多子女对待父母不仅不报恩,而是忘恩负义、令人心寒的事情真是举不胜举。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举两个几年前媒体所披露的事情:一位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其家在西部的贫困农村,父亲靠卖血换来的钱供养儿子读书。但这位学子在外装“大款”子女而挥霍无度,结果因多科成绩不及格被劝退。还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当其父母到学校来看望时,因穿着破旧怕影响自己的形象,竟然对同学谎称是“我家的邻居”,赶紧让父母匆匆离校。

  其实,人们都知道很多动物都知道报恩,这似乎是一种本能。人是高级动物,知恩图报更在情理之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民族,先贤们给后人们留下无数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我们称颂的是,古人不仅把尽孝作为首要的道德行为,而且从汉代至明清还制定了从官员做起的制度,即所谓的“丁忧”,这项制度基本内容是,在遇到父母等长辈亡故时,各级官员一律暂离公职在家服丧守制。期间,除了奉特旨外,均停止职务的变动,中止俸禄。服满后才能起复算俸。清朝规定守制时间为二十七个月,期间应杜门在家,尽行礼教。如官员瞒丧不报者均给予革职处分,即便是呈报迟缓,也要罚俸一年。

  我想,官员以身作则的孝道行为,无疑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这一风气。有人就曾建议,通过立法来惩治那些不孝之徒。我认为,关于孝道还是要用道德的力量更实际,效果也会更好。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社会上对孝道的缺失绝非短期内所致。首先是建国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里,以所谓的“阶级感情”替代骨肉亲情。大讲“亲不亲阶级分”,鼓励出身不好,或父母等长辈有“问题”的子女要与其“划清界限”,要造“老子”的反,鼓励“大义灭亲”。如果谁要是讲点亲情、感情的事情,往往被视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而遭到批判。在那种环境下,传统的孝道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会有切身体会。

  其次是低俗风气严重。多年来,社会上出现的讲究享受、追求物质利益的坏风气甚嚣尘上。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很多人整日都在为一己私利而奔忙,在很多时空中,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很多人信俸的就是互为利用的市侩哲学。在这种环境下,还有什么亲情可言?孝道之情的缺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无完人。我们不能苛求每个人在道德方面尽善尽美,但是尽孝应当是起码的底线。人们都说:“对父母不孝的人不可交”是具有哲理性的。试想,如果对于最直观、最有切身体验的父爱、母爱都麻木不仁者,那么还会对其他人有感情吗?还能有真挚的亲情、友情、爱情吗?因此,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时,应该把孝道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从小的时候就要在心灵深处植上浓厚的亲情,这是塑造一个人健全、完美人格的基础。有了这个道德底线,其它道德方面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编辑: Sanming 来源: 华声在线
 
相关资讯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