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关注 | 图片头条 | 专家顾问 | 弟子规 | 为人子女 | 为人父母 | 为人师长 | 颂父母恩 | 孝亲故事 | 和谐讲堂 | 刘冰专栏 | 诵读经典 | 演唱经典 | 醒堂木
 
·探秘家长教师节心态
·福建小学生参加开笔礼学传统礼仪
·爱心接力救藏娃
·荷兰儿童如此上学全球最幸福
·教师节拟改期惹争议
·家长为幼女买下幼儿园
·学前教育有望写入教育法
·大学迎新雷人标语盘点
·19名清华大学生投笔从戎
·中国式放学
·我国划出师德红线
·儿童频受伤害社会需要检讨
·“读书无用论”是个伪命题
·15岁男孩考入名校本硕博连读
·“95”后新生的大学梦
留守儿童暑期心声:快点开学.jpg
他们用扁担挑起“空心”农村.jpg
·甘建华:母爱絮语
·白亮亮:给妈妈的一封信
·马冬海:水调歌头
·程军:母亲的退休证
·颜崇道:伯愈泣杖
·一纸寂寞:有爱不觉天涯远
·李建军:父爱如山
·楼玮 斯国东:默读父亲
·曹翠:回家了
·王祥山:孝顺的滋味
·高林俊:妈妈做的打卤面
·梅子:孝亲莫等待
·刘文:真情永在 父母情怀
·郑苑文:父亲的眼泪
·廖平女:忆养娘
寻找最可爱乡村教师

您所在的位置: 为人子女频道 >> 为人师长
http://www.youth.cn   2013-09-08 00:00:00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寻找最可爱乡村教师》

 

  坚守云峰山里的候鸟

  ――记保靖县涂乍乡择坝小学教师龙承松

  本报记者 陈惠芳 赵成新  通讯员 田亚君

  56岁,38年,3所学校,1座大山。这些枯燥的数字,却是一串十分珍贵的珍珠。

  因为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大山里星星点点的希望之火,他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偏远的云峰山。

  他就是湘西保靖县涂乍乡择坝小学教师龙承松,一名土家汉子。

  9月5日下午1时,记者转乘了本地司机驾驶的一辆越野车,前往择坝小学。司机说:“全是山路,今天下雨,路更难走,相当危险,几乎没有人敢开车去。”临上车前,保靖县教育局的同志往车上搬了两箱“营养快线”,说是龙老师给孩子们买的,顺路带去。

  沿着保靖通往古丈的这条“迁河公路”前行。保靖境内这一段旧公路,坑坑洼洼,几乎可以说是“湖南最烂的县道”。折向云峰山方向,陡坡多,拐弯多,滑得很。越野车走了两个小时,小心翼翼,还算太平无事。但在一处陡坡,车轮打滑,硬是上不去。最糟糕的是,后车轮胎被岩头扎破了。大山深处别无选择,记者只好以步代车,在泥浆的弯弯山道步行一个小时。下午4时才抵达择坝小学。县教育局的同志告诉龙承松:“‘营养快线’还在车上。”龙承松说:“等下去背,正好陪你们走一段路。”

  择坝小学在云峰山半山腰,龙承松的家在云雾环绕的山顶卡坝村。

  记者走的这条路,他不知走了多少次。学生多的时候,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品,他用担子挑。学生少的时候,他用背篓背。

  保靖人将云峰山叫做涂乍乡的“后山片”,山里散布着土家族吊脚楼、门板房。1975年,龙承松以民办教师的身份,爬上云峰山顶的云峰小学;10年后,下到半山腰的择坝小学;5年后,下到山脚的尧洞小学;

  7年后,又上到择坝小学。他就像一只候鸟,时而栖枝山腰,时而展翅山顶,始终在大山里飞翔、停落。起起落落就是38年。他说:“我心里只有这大山里的孩子,从不后悔!”

  择坝小学恐怕是龙承松的最后一个栖息处。一个爷爷级的教师,带着13个学生,像带着一群小鸟。大山里只有“小班额”,一年级、二年级都是3个学生,学前班是7个小朋友。

  原来的学校只有4间东倒西歪的木房子,历经风雨腐烂将倾。1999年春,龙承松调回学校后,到处“化缘”,暑假两个月,学校拆了新修。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个操坪,一处厕所,一个围墙,虽仍简陋,但可挡风雨。

  学校没有寄宿条件,龙承松实行“走教”。除了寒暑假,星期一到星期天,早出晚归。“路线图”一成不变。每天早晨6时起床,7时30分从家里出发,8时50分到校,9时上课。上午上4节课,12时20分下课。中午,学生吃营养餐。下午2时20分上课,3时10分放学。因山高路遥,放学后的孩子们回家都得走一两小时的山路。为保证学生安全,龙老师每天带着住在云峰山顶的五六个学生往返。

  龙承松看上去不像56岁的人,像个40多岁的精壮汉子。他说:“人各有各的活法,比是比不完的。就在这座大山里我教出来的学生,起码有上千人。有出息的不少。我知足了。”

  “穷不读书,穷不断根;富不读书,富不长久。”当地人朴实的话,成了龙承松坚守云峰山最大的动力。

  18岁,高中毕业的龙承松报名参军,体检也合格,但他却选择了留守大山,留在了云峰小学。这是他启蒙的学校。当时的教室,是用山上的竹子围成的;学校唯一的一名教师放下了教鞭,下了山。是龙承松,接过教鞭,肩负使命。

  云峰山云里雾里,学校也“紧锁”在云雾中。路不通,砂石山路陡峭,闭塞是最大的问题。涂乍乡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曾被长潭河割断,车辆仅仅靠一艘人力铁驳船拉着绳索通行。云峰山通往涂乍乡的唯一通道又被杉木河阻挡在东边,没有船只,只能枯水期过往。两条河流阻隔,许多村民选择一辈子不出大山。龙承松没有抱怨,默默地承受。

  即便他从吉首民师民教班毕业,脱下了民办教师的“外衣”,转正为公办教师,翅膀硬了,也不想飞离云峰山,不想离开山里的孩子半步。他曾获得第4届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今年将在全省“最可爱的乡村教师”表彰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秋天的云峰山黑得早,龙承松又得赶“黑路”。记者与龙承松一路攀谈,步行一个小时,走到换了轮胎的越野车旁边,已是下午6时。幸亏,雨停了。路面干了一点点,越野车才敢载着我们下山。

  龙承松跟我们道别,谈到他退休后学校咋办的问题时,他脸色有些凝重:“如果改没人来,如果要我教,我就接着教,直到教不动为止。”

  这,是一种执着,一种热爱,。

  越野车打开了车灯,小心翼翼地行驶。记者从车窗往后张望。龙承松背着背篓、原路返回的背影,慢慢地隐入了云峰山中。他属于这座大山,属于大山里的孩子。(下转2版②)

 
 

编辑: 张逸群(实习生) 来源: 红网
 
http://www.youth.cn/wrzn/wrsz/201309/t20130908_3841118.htm
寻找最可爱乡村教师
gb2312
相关资讯
· 乡村教师40年“绝壁路”
· 快开学了,“小候鸟”飞向何处?
· 小候鸟返乡
· 老师的“桥”
· 老师38年坚守山区教学
更多新闻 进入为人子女频道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证050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