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教育”放大孩子成长风险

http://www.youth.cn  2014-03-14 15:21:06  中国青年网

  当妈妈的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因为担心5岁的儿子受到不好的影响,家住武汉武昌的“海归妈妈”孙女士,对社会负面信息“严防死守”,连家里的有线电视也停了,至今已有一年。但是,孙女士的“屏蔽教育法”,遭到了丈夫邱先生的强烈反对,夫妻俩为此常常闹得不愉快。(3月13日《武汉晚报》)

  应该说,“屏蔽教育”也是一种“着急教育”,是母亲对孩子成长环境的一种焦虑。然而,“屏蔽教育”又是一种“短视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也许在短期内凑效,却难以达到管长远的预期目标。比如,屏蔽了社会负面信息,却屏蔽不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屏蔽了死亡和灾难,却屏蔽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和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屏蔽了孩子的现在,却屏蔽不了孩子的将来。

  特别是,“屏蔽教育”更是一种“教育洁癖”,放大了孩子的成长风险。不可否认,当前的电视媒介中,充斥着色情、暴力、吸烟、酗酒等不良画面,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这些有害信息,适当进行屏蔽,并无不妥。但必须承认,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视等媒介中,积极健康的信息仍是主流。如果就因为出现了极少数的负面信息,便连家里的有线电视都停掉,等于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屏蔽了,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未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至于人和动物的死亡,发生地震灾害等,也被这位母亲认为是“负面信息”给屏蔽了,拒绝孩子面对死亡和灾难,显然走进了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事实上,死亡教育,也是人生的一种“必修课”。只有理解和面对死亡,才会感受到死亡的可怕,才会觉得生命的可贵,才会更加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敬畏和善待他人的生命。再者,灾难教育,更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的口号是“学会生存”,这表明生存能力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人们碰到紧急情况时,有无应急知识,往往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生存。未成年人自救能力有限,对他们进行灾难教育,更显重要。

  可见,企望于通过“屏蔽教育”,给孩子屏蔽出一个“完美世界”,是极不现实的。但“屏蔽教育”的背后,是这位母亲,对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一种另类诉求,表达出了家长共同的心声,因此,有关部门理应做出积极的回应。事实上,屏蔽负面信息,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不能任由“一个人战斗”。比如,减少影视、报刊、网络中的色情、暴力、吸烟、酗酒等不良信息,实行影视分级制度,划分“少儿不宜”领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需要有关部门及全社会更有担当和作为。

编辑:李延兵 来源:中国财经报

返回首页>>

http://www.youth.cn/wrzn/wrfm/201403/t20140314_4864648.htm
“屏蔽教育”放大孩子成长风险
gb2312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